宝宝生病,是让爸爸妈妈最头疼的事,宝宝“看病难”除了挂号难、费用高,更难的是孩子年龄小、不配合。网易亲子特别策划《“宝贝就医”系列》专题,希望能帮助父母提前了解走进医院、面对医生时可能发生的大事小情。
众所周知,医院是个细菌聚集的地方。如果稍不留意,宝贝可能遭受病菌侵袭,造成交叉感染。那么带宝贝到医院,卫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小乔妈妈:小乔上个月感冒了,发烧39度,咳嗽的也很厉害。头一天,全家人就带着小乔去了儿童医院,结果发现儿童医院里到处都是生病的小孩子,哭闹声、咳嗽声不绝于耳。排队、化验、看病足足折腾了近四个小时,回家后,小乔的病情反而更厉害了。两天后再次去看病,医院人仍就特别的多,医生说病情加重只好打了吊针,可打吊针的地方生病的孩子多的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这样每天往返医院打吊针,病情始终不见好,还多出了许多新毛病,真是愁死人了!
1、给宝贝佩戴口罩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就医时,最好给孩子戴一个6层的纱布口罩,可以阻隔病菌从宝贝的口鼻进入体内,给宝贝以防护。
2、尽量在空气流通、患儿较少的地方停留
病人越多,室内环境污染越严重。由于宝贝的自身抵抗力较差,这样的环境中逗留时间过长,很容易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等渠道,沾染上其他病人携带的病原体,造成旧病未愈又添新病。因此在医院停留时,父母最好选择在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
3、尽量避免与其它病儿接触
有些疾病是有传染性的,特别是流行病高发的季节。父母带宝贝就医时,最好先观察了解周围患儿的情况,要与传染病的患儿尽量离得远一些,避免直接接触。
4、常给宝贝正确洗手
由于宝贝的手是接触医院环境的机会最多,最容易沾上各种病原菌,而且宝贝的手闲不住,总喜欢到处乱摸。如果不及时清洗,病菌很容易进入宝宝体内,引起交叉感染。如果在医院停留时间较长,经常给宝贝正确地洗净双手,可以显著减少手上所带的各种病原菌,有效预防二次感染。
5、教育宝贝不要乱摸
医院内的设施带有大量的病菌,所以在医院里就诊或治疗时,要告诉宝贝不要随意碰触医院里面的桌椅用具,以要避免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病菌传播的载体,导致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6、注意饮食卫生
由于医院内病菌较多,稍不注意病原体就会随着食物一起吃进口中,增加了孩子被传染的可能性。所以最好尽量避免在医院内用餐、进食。如果避免不了,在用餐前一定要给宝贝仔细的清洗双手,以免病从口入。
7、避免宝贝摸脸、揉眼、抠鼻
由于一些疾病传染性会比较强,宝贝一些不经意间的小动作,也许病菌就会进入体内,引发感染。所以在医院时,父母要告诉宝贝哪些习惯是不好的,比如用手揉眼、抠鼻及掏嘴等。
1、肥皂和手绢
“流水+肥皂”是最好的洗手方法。建议父母去医院时,最好随身携带一块肥皂和小手帕,以便及时洗掉宝贝的手部细菌。
2、湿巾1-2包
如果身边没有流水和肥皂或方便洗手时,湿巾可以起到手部消毒的作用,在这里要特别提示,在使用湿纸巾的时候,要尽量连续使用一分钟以上,因为消毒剂起作用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3、卫生纸、垃圾袋
如果宝贝有呕吐和腹泻的情况发生时,最好随身携带几个垃圾袋,以免污染医院环境。
1、彻底洗手、换衣,有条件时要洗澡
带宝贝看完病回家后,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宝贝洗手、换衣,如有条件最好给宝贝洗一次澡。这样可以避免把医院的病菌带回家,以免危害宝贝健康。
2、带到医院的衣物和物品要彻底消毒
由于带宝贝去医院要随身携带一些衣服和物品,比如玩具、书籍等,这些物品不可避免的也会沾染上各种细菌,危害宝贝健康。对于能清洗的最好进行清洗,日晒消毒,不能清洗的最好用酒精进行擦拭。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常通风
从医院回家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最好先通风,不仅可以使空气新鲜,还能把从医院带回的病菌排出室外。
孩子生病了,去医院到底挂什么号呢?这里可以给你一些参考建议。
宝宝症状:发烧、肚子痛、拉肚子、呕吐、不吃东西——宝宝可能的疾病:细菌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菌群失调 、消化不良——初诊挂号科室:发热、腹泻门诊
宝宝症状:发烧、咳嗽、喉咙痛、流鼻涕、鼻塞、恶心呕吐——宝宝可能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脑炎——初诊挂号科室:发热、腹泻门诊
宝宝症状:发烧、长疹子、口腔疱疹——宝宝可能的疾病:败血症、急性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水痘、麻疹、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初诊挂号科室:发热、腹泻门诊
宝宝症状:咳嗽、喘气、流涕、鼻阻、打喷涕、出气紧、面色发青、少吃——宝宝可能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初诊挂号科室:呼吸专科门诊
宝宝症状:咳嗽、喘气、久咳不愈超过1月、夜间咳嗽为主——宝宝可能的疾病: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症、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初诊挂号科室:呼吸哮喘专科门诊
宝宝症状: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抽惊——宝宝可能的疾病:脑炎、脑膜炎、脑脓肿、颅内出血、颅内肿瘤——初诊挂号科室:神经专科门诊
宝宝症状:皮肤瘀斑、瘀点、牙龈出血、鼻出血、吐血、便血、黑便、血尿、酱油色尿、皮肤口唇指甲床苍白——宝宝可能的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初诊挂号科室:血液专科门诊
宝宝症状:经常发烧、出血、皮肤口唇指甲床苍白——宝宝可能的疾病:白血病——初诊挂号科室:血液专科门诊
宝宝症状:眼皮、下肢浮肿、尿少、尿血(洗肉水样尿、)头痛、血压高、发热、小便频繁、尿急、小便时痛尿、小便时哭闹——宝宝可能的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初诊挂号科室:肾脏专科门诊
宝宝症状: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便秘——宝宝可能的疾病:急性、慢性胃炎、肠痉挛——初诊挂号科室:小儿消化专科门诊
宝宝症状:新生儿皮肤发黄、呼吸急促、大便稀次数多、肚脐出血有脓——宝宝可能的疾病:新生儿疾病——初诊挂号科室:新生儿专科
宝宝症状:蛀牙,虫牙,烂牙龋齿,牙齿有洞;冷热痛——宝宝可能的疾病:乳牙疾病——初诊挂号科室:口腔科
宝宝症状:要打预防针、需要体检——宝宝可能的疾病:常规检查——初诊挂号科室:儿童保健科
宝宝症状:乳房长大,生殖器过早发育——宝宝可能的疾病:性早熟——初诊挂号科室:儿童保健科
宝宝症状:脖子老是斜到一边——宝宝可能的疾病:斜颈——初诊挂号科室:儿童保健科
宝宝症状:常拉肚子,消化不好——宝宝可能的疾病:消化不良,积食——初诊挂号科室:儿童保健科
宝宝症状:坐不住,精力不集中——宝宝可能的疾病:儿童多动症——初诊挂号科室:儿童保健科
宝宝症状:到月龄不会站、走、说话——宝宝可能的疾病: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语言发育落后——初诊挂号科室:儿童保健科
重大亲子新闻发生之后,如何厘清其中的事实真相,如何根据相关的亲子知识中作出理性判断,亲子新知栏目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由网易亲子频道重点打造的贴心亲子品牌栏目,从母婴双方的角度解读孕产育儿大事,提供最权威最全面最实用的亲子知识。
跟贴读取中...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