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天内2起坠冰窟事件
两名儿童落水 一名被救一名溺亡
1月4日下午,五名儿童一起在水塘的冰面上玩耍,当大家滑到水塘深处时,发现冰变薄了,小浩一脚踩空掉进了水里,小峰伸手想拉他上来,但是反被拉下水。见此情况,一起玩耍的小军赶紧跑去呼救。小峰的母亲彭女士赶集回来听到呼救,就和一名12岁女童燕子一同赶至水边,“当时只看到一个孩子在水面上挣扎,看不清是谁,我立刻跳下水救人。”
由于彭女士不会游泳,水又太深,一下子无法将孩子拉上岸,燕子趴在岸边想帮彭女士一把,却也被拉下水,幸好燕子的父亲及时赶到将三人救上岸。当天下午5时许,小浩被救起,并送至顺义区医院。而当小浩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却让彭女士几乎晕厥。他说,“小峰还在水里”。直到当天下午6点,小峰的遗体才被消防人员打捞出来。
三名儿童坠冰窟身亡 现场留有孩子衣物
1月4日下午4点,小宇来到冯先生家找7岁的丹丹和6岁的帅帅姐弟二人玩耍。几个孩子跑到了附近的玉米地里。大概下午4点多,小宇的奶奶来到冯小锋家找自己的孙子,但在玉米地找了一圈,却没有发现孩子的踪迹。随后冯先生夫妇也开始寻找,随后在玉米地旁的污水坑里发现了帅帅的大棉衣,当时水面上已经没有了动静。
冯先生的妻子周小霞介绍,当时发现孩子时,污水坑的冰面上有两个冰窟窿,姐弟掉在了一个较大的冰窟窿中,小宇在另外一个较小的冰窟窿。路过村民帮忙拨打了急救电话。下午5点多,急救车赶到现场,随后将孩子送往良乡医院。经抢救,3名儿童最终不幸身亡。
专家提示:让孩子远离冬季冰窟的危险
提醒孩子不要到冰面玩耍
专家提示,近日天气乍暖,很多地方的冰面都比较薄,家长带孩子外出时,不要让孩子到水边和冰面玩耍,以免冰面破裂,孩子掉入水中发生危险,冬季水温冰冷刺骨,即使会游泳也难保安全。另外,事故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冰面,家长应告诫孩子,不要去滑“野冰”,要到正规滑冰场玩耍。家长和学校方面也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教育。
掉进冰窟里怎么办
如果不慎掉进冰窟窿,要保持冷静,看到附近有人,应大声呼救,同时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冬季身上衣服比较厚,初入水时衣服尚未被湿透,浮力很大,这是自救的最有利时机。落水者应尽快抓住未破裂的冰面,利用浮力,使身体上部浮出冰面。注意动作要小,以减小身体对冰面的冲击造成二次冰破,然后用胳膊支撑自身重量,身体倾斜,将一条腿抬上冰面,然后爬行或滚动到岸边。如果发现他人在冰面溺水,救援者不可贸然走到冰面救人,以防造成二次冰破。救援者可以扔绳子或长竿进行搭救。
冬季儿童外出安全应注意
注意防冻
冬季家长带儿童外出时,应根据天气状况,给儿童增加衣服,外出时穿戴好保暖衣帽。耳、鼻、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外。
注意防滑
首先雪天穿鞋要讲究。冬季路面容易结冰,不要穿皮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以防发生事故。遇到雨水或积雪易结冰的地方,容易滑倒摔伤,教育儿童避开行走这些地方,在楼道口和出口处注意保持地面干净,遇到雨水或积雪,铺上防滑地毯。
避免骨折伤害
家长教育儿童如果路上真的不小心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儿童一旦摔倒发生骨折,切不可乱揉乱动,以免加重伤情,家长可用围巾、书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玩雪也要注意安全
带儿童玩雪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要拿雪球往孩子脸上、头上砸,以免伤到眼睛。若遇长时间强降雪,地面积雪较厚,在经过踩压后就形成了一层光面,在气温稍高冰面开始融化时,尽量减少外出频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防止交通事故
遇到雨雪天气,带儿童出门的时间要比平常提前,留出等车、堵车或其他意外情况所需的时间。在雨雪、雾天骑车时,一定要更加小心,车轮胎不要充气太足,这样可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不易滑到。精力集中,慢骑车,与前面的行人、车辆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应对突发情况。过马路时选择雪层浅的平坦路面,不要急刹车,急拐弯,防止因惯性摔倒。因此要注意身边和身后的车辆,防止交通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