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告诉我你小时候的故事吧。跟我说说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克里斯念书时候的故事!”6岁的刚刚进入学校没几天的Alex抓住他爸爸的手说。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讲故事有很多好处,但和孩子一起钻研一本书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限于文化、时间和精力的影响,书籍并不是某些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另一部分家长来说,“阅读”本身可能会让他们想起自己不怎么愉快的学习生涯。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坐下来读书是一种惩罚而非奖励。种种因素,导致阅读的实际场景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幸运的是,有另一种好办法可以达到与读书同样好的效果——讲述家庭故事。
在过去的25年间,一项对于讲述家庭故事的研究表明,这项日常活动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许多正面影响:
1.在年幼时听过父母完整、详细讲述过家庭故事的孩子的表达能力会在成年后比同龄人更强。
2.这样的孩子在对他人思想、情感的理解上表现出了更好的理解能力。
3.他们在学生时代拥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另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对于家族史的学习有助于塑造他们较强的自尊感。这样的孩子比起没有经历过家族史教育的孩子来说显得更加成熟,在成年后抑郁、焦虑的概率也比较低。
最重要的是,家庭故事总是免费的,完全可移植的。你甚至都不需要开灯,就可以完成你的故事分享。
研究表明,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都对孩子有益。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孩子长大到早已过了睡前故事的年龄,家庭故事还可以继续成为父母与孩子的日常交往的一部分。
无论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如何,每个家庭都有故事可说。当然了,并非所有这些故事都如同田园牧歌一般美妙。不要为此感到担心,儿童和青少年能够从他们的长辈曾经历过的艰难的时刻中学会应对挫折的办法——只要讲故事的方式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故事的内容是百无禁忌的。
你可以向孩子们讲述那棵由于接线错误而烧起来了的圣诞树,也可以说说你是如何遇见一生的挚友的。甚至讲讲你从前的旅行都是很好的。
书籍中包含“叙述”,但只有家庭故事包含着“家人”。幸运的是,听家族史长大的孩子能够二者兼得。
他们听到的故事将使他们成为这个家庭、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从这些故事里,他们了解他们是谁,来自何处,并将有怎样的未来。
正如Ursula LeGuin说的:“伟大的时代未必有高科技,但却不能没有‘故事’。”口传故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能够讲简单的故事。更大一点的孩子则能够将想象力和过往的经验结合起来,编织出一个相对理性的故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些故事的内涵也愈发宽广。人类中小部分具有天赋的个体选择执笔将它们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世,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和“家族史”。
编后语: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你们疲惫得连一页一页的图画书都不想翻动时,就轻轻地放下吧,不妨和孩子躺在一起,闭上眼睛,讲一讲那些令你难忘的往事。当然,保留那些幽默、温暖的部分,删去那些伤心、血腥的情节。也许你的故事不如书上的故事文笔优美,逻辑连贯,但它们真实而饱含情感。家庭故事,是每个家庭成员用时间、记忆和创造力而凝聚的,它们不仅能够让每个人紧密相连,还能激励我们每个人勇敢地生活。
【作者】Elaine Reese/纽西兰Otago大学心理学博士
【来源】网站The Atlantic教育频道
【编译】杨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