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表明,体坛,子承父业或子承母业的“星二代”比例并不高,即便也像父母一样从事体育,在成就上超过明星父母的也是寥寥无几,体坛大部分“星二代”长大后都成为普通人。
姚明:幽默感要从胎儿抓起
作为中国体坛的一位领军人物,姚明的孩子快五周岁了。据说,2010年叶莉怀孕时,姚明曾带她观看周立波的专场演出,用海派清口给肚里的姚宝宝当胎教。当时,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已红遍上海滩。姚明在NBA打球时,闲暇必看的两档电视节目,一个是《武林外传》,一个就是周立波用上海方言表演的脱口秀“海派清口”。姚明的胎教方式堪称脱口秀胎教。
点评:这该属于对话胎教的范畴。但对话胎教一般是父母跟胎儿说话,声音低而和缓,目的是给胎儿安全感。姚明的对话式胎教,却是在一个热闹,爆笑的大场面内展开。也许姚明觉得,自己的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不缺安全感,寂寞倒是有的。于是,让胎儿听一段脱口秀,跟着乐和乐和,这样孩子生出来就不会哭吧?!
李娜:杜绝优越感,培养自信心
现在我们俩的家里基本不放奖杯,不放任何关于网球的东西,就是不想以后小孩会有我妈妈是谁,我爸爸是谁的优越感。我也不会刻意跟孩子说你妈妈原来是网球运动员。我们俩想的是,小孩18岁以后自由选择一切,我们都不会再去干扰他们的人生。我更不会强迫他一定要打网球或是怎么样,但是我会建议孩子从事体育运动,因为运动真的会改变人的一生。
点评:李娜坦言,小孩一定要自己带,不劳烦父母。她觉得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最为重要。希望小孩受到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教育,不助长孩子的虚荣心。李娜的很多坚决而勇敢的育儿理念和观点,深得人心。
小贝: 育儿先说“请” 人之初先感恩
像所有父母一样,体育明星的育儿经更多的是从早教开始。作为足球明星和时尚达人,贝克汉姆和贝嫂已经育有三子一女。据悉,因为贝克汉姆夫妇想把孩子抚养成关心人、懂礼貌的绅士,所以从小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而且不要保姆,亲自带孩子,孩子学说话时,小贝教给孩子第一个学会的词是“请”。另外,小贝希望让孩子们去做他们想做的99%的事情,因为他们想让孩子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点评:小贝的早教很值得我们思考,当孩子来到人间,开始感知这个世界,小贝教会孩子第一个单词就是“请”,其实是希望孩子做一个纯良、友善,心中有爱的人。
杨威:希望孩子从小独立
体操名宿杨威和儿子杨阳洋因参加《爸爸2》成为娱乐焦点,杨阳洋也备受追捧。这孩子表情呆萌,说话独特,性格倔强像极了老爸。这样一对父子出现在综艺节目里产生着神奇的化学作用。乖巧的杨阳洋经常做出让杨威感动的事情,而在杨阳洋的眼里,杨威是大英雄“钢铁侠”。杨威坦言,“就是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就尽快独立,因为我们都是这样独立过来的。杨阳洋是男孩,我会比田亮更严厉一些,希望他多吃点苦。”
点评:在儿子面前,杨威要当严父,属于中国传统型的早教。较之女孩子,男孩子要经历更多的挫折教育。当然,但更多时候,还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和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编后语:社会需要精英,更需要优秀的合格公民,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在体坛明星中小贝的育儿经更值得借鉴,他们把培养孩子感恩、善良,有修养的品行放在首位。但体育绝对又是一个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已故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先生有句名言: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我想这也是为何李娜会有“体育运动会改变人的一生”的感慨。体坛明星儿经恰恰最应该传递的就是体育在人格塑造方面的教育功能。
【相关阅读】